非侵入式治療新選擇 體外震波改善慢性肌肉關節痛
40歲的周女士為上班族,長期久坐辦公室,近半年來飽受臀部深層疼痛困擾,且疼痛有向下延伸之感。初期僅以為是久坐導致之肌肉緊繃,遂接受熱敷、電療、拉腰等一般復健治療,亦多次尋求整脊及按摩協助,惟症狀始終未獲明顯改善,甚至在近期發展為無論坐、躺皆感不適,夜間經常因疼痛驚醒,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日前周女士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求診,由本院復健科張主任觸診及評估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建議接受體外震波治療(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患者在接受三次、總計三千發震波治療後,症狀顯著緩解,疼痛明顯減輕,重獲清晨安眠,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體外震波治療為一種非侵入性治療方式,藉由高能震波穿透皮膚及軟組織,刺激患部產生生理反應,包括促進新生血管形成、提升局部血流量、改善慢性發炎反應,進而促進組織修復並達到減痛效果。此治療依波型與能量分布分為輻散式與聚焦式兩類,其中聚焦式震波具備更強穿透深度與精準度,適用於處理深層組織病灶。
本院所引進之聚焦式震波設備,適應症範圍廣泛,臨床常見可應用於下列病症:
一、肌肉與關節疼痛類:如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鈣化性肌腱炎、五十肩、網球肘、媽媽手、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
二、慢性疼痛與運動傷害類:如肩頸痠痛、梨狀肌症候群、髕腱炎(跳躍膝)、腳踝扭傷、疲勞性骨折等
三、泌尿及性功能障礙類: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慢性攝護腺炎、膀胱過動症、女性應力性尿失禁、慢性骨盆腔疼痛等
治療流程簡便,每次療程約需10至20分鐘,每週1次,建議3至6次為一完整療程。治療期間無需麻醉,副作用輕微,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短暫痠痛或局部腫脹症狀,必要時可輔以短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
須注意的是,體外震波治療並非適用所有病患。如患有凝血功能異常、正使用抗凝血劑、孕婦、裝有心臟節律器者、急性骨折或癌症患部等,皆不建議接受此項治療。若治療後出現持續或劇烈疼痛,應立即回診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為異常反應,切勿自行服用大量止痛藥。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持續導入創新醫療技術,提供民眾更安全、有效且多元的治療選擇,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個別評估,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協助患者重拾健康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