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疏通及低溫管理 搶救鬼門關前病人
54歲的楊先生於11月21日中午12點左右,突然胸悶及胸痛,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由EMT人員及麥寮長庚醫院給予心臟電擊及心肺復甦(CPR)急救後成功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即自主呼吸),外院初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本院急診隨即啟動心導管小組。
本院急診團隊接獲病人後立即進行評估,迅速在60分鐘內,將病患送往心導管室進行檢查,檢查後發現楊先生左主冠狀動脈的左前降支(LAD)血管出現嚴重阻塞。由中國醫藥大學心臟內科逯新民醫師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放置兩支支架,成功打通阻塞的血管,順利恢復了心臟血流,使病人脫離險境,並轉至加護病房立即給予低溫的治療,以增加病患恢復意識的機會。
逯新民醫師表示:目標溫度管理(TTM)是通過降低患者體溫,從而減少腦部組織的代謝率,降低氧需求,因此能有效減輕炎症反應和腦水腫,並減少神經細胞的損傷程度,維持溫度在 32°C 至 36°C 之間,持續24小時。是目前唯一被證明可改善心臟停搏後神經恢復的措施。急性心肌梗塞依輕重程度不同,嚴重堵塞者可能倒地即死亡,所以快速打通心血管阻塞情形,並搭配低溫管理,穩固病人生命徵象,是心血管團隊最首要完成的任務。
術後楊先生恢復順利,病情穩定,迅速脫離了氣管內管等維生設備。經過精心治療與密切監控,他的健康狀況顯著改善,約一週後轉至普通病房並於12月1日出院,且精神狀態良好,透過定期回診追蹤即可保持良好健康狀態。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表示:本院為雲林海線唯一的中度急救責任醫院,且是雲林縣唯二擁有全天候24小時心導管檢查服務的醫院,日前添購低溫設備(TTM),以提升急性心肌梗塞等危急病患的治療效果。我們擁有一支實力堅強的急診與心導管專業團隊,不僅有嚴謹、精實的救護流程,並透過跨領域的緊密合作,快速且精確地處置各類急救情況,最大限度爭取病患的生命機會,為每一位病患提供全方位、頂尖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