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扭傷復健未緩解 髖關節疼痛竟是「巨大細胞瘤」
50歲的何先生平時熱愛運動,兩年前開始感到左側髖關節疼痛,原以為是打羽毛球造成的肌肉扭傷,復健三個月後症狀並未緩解,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骨科馮逸卿副院長門診求治,經理學及影像學檢查後,發現左側近端股骨有蝕骨性病灶,病理切片檢查確認為巨大細胞瘤,經由腫瘤切除、液態氮冷凍療法及異體骨重建手術,加上術後何先生積極復健,術後一年現已能在休假期間重返球場,享受自己最熱衷的羽毛球運動。
巨大細胞瘤多發生在20-40歲成年人身上,屬於良性骨腫瘤,好患部位在膝關節與腕關節附近,局部組織侵犯性很高,常併發骨折引起嚴重疼痛後才被發現,因此手術後的腫瘤復發率也相對提高,達到三成以上。馮逸卿副院長表示:治療這類腫瘤病人,手術中需仔細將腫瘤病灶徹底刮除,輔以液態氮冷凍療法等方式局部處理,並以人工骨或含藥骨水泥填充或異體骨重建及鋼釘鋼板固定支撐,屬於偏中高難度手術,此外手術後給予藥物輔助治療,以及適當復健計畫,搭配定期門診追蹤,本院有類似案例之病人復發率已控制降低至20%左右,大大提高了病患生活品質及關節活動功能,也達到相對程度的穩定控制。
骨腫瘤早期並不會有症狀,直到腫瘤變大或骨折後才會有明顯疼痛症狀,如平時喜好彈鋼琴的18歲謝小姐,幾個月前左側手腕突然感到疼痛,但因為臨近升學考試並未特別注意,考試結束後察覺症狀並未改善,才至本院骨科門診求治,詳細檢查確認為巨大細胞瘤,經過手術治療及術後復健,左側手腕活動功能已完全恢復,能夠繼續彈琴。院長吳錫金建議民眾若發現不正常的腫塊,或是經處理後持續存在的骨頭關節部位疼痛,應盡早就醫,本院除有骨科專業團隊合作診治,更有跨領域合作的模式,幫助病人在治療時透過多方專科共同研擬、為病人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本院雖位於偏鄉,在醫療資源相對都市匱乏的情形下,仍能通份展示專業,並且讓病人享受媲美醫學中心等級的治療服務。
馮逸卿醫師預約看診: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