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肌少症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其主要特徵為肌肉的流失和功能下降。這種情況導致老年人的日常活動能力減退,容易受傷和遭受其他健康風險,根據近期研究指出,在雲林海線至少有40%的長者有肌少症問題。透過適當的運動與營養的介入和生活方式改變,可以幫助老年人減少肌少症的風險,同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隨著人口老化的加劇,銀髮族人數逐年增加。長者往往面臨身體功能下降、體力衰退以及社交孤立等問題,導致不少長者在生活中缺乏活力和認同感。經過長期觀察及研究數據提供,透過運動活動和社交交流,顯著提升年長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而運動概念主要強調長者的參與和互助,鼓勵銀髮族積極參與各種體育運動、戶外活動和健身訓練,同時提供相應的專業指導和社會支援。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指出,隨著人口高齡化,已發現「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重要關鍵,這可能會導致「老年衰弱」的現象產生,為重視長輩身體老化現象,以及預防延緩失能,本院今年分別在院內及水林鄉樂智據點成立銀髮健身俱樂部,引進專業健身器材,幫助長者有效管理肌肉體能的平衡調整,另跨科目團隊合作,會同復健科、營養科的臨床醫事人員,針對營養均衡、肌耐力或是關節保護、量身打造體能訓練課程,讓長者有別坊間的健身運動,實質達到醫學上及自身治療的雙重功效。
肌少症會導致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影響到日常生活的自主性和生活品質。運動強調透過增加肌肉運動和力量訓練來預防和改善肌少症,維持長者的身體機能和獨立性。年紀過了40歲以後,肌肉質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以後更加速到每十年減少15%的肌肉質量。造成骨骼肌質量與功能降低,走路遲緩、容易跌倒、握力減少、起床困難,甚至失能久臥在床,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生活也會無法自理並增加死亡風險,為此本院在社區據點更加重視長者在動態活動上的配合。
營養科為現場的長者介紹預防肌少症的飲食,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充足的蛋白質:建議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1.2-1.5公克,以一位60公斤的長輩,每天需攝取72~90公克的蛋白質,一天約需攝取10-12份豆魚蛋肉類,而一份蛋白質為半塊傳統豆腐或一兩(37.5公克;約為食指加中指的大小)魚或肉或一顆雞蛋或240cc的鮮奶都可以補足之;為了吸收好,建議平均到三餐當中攝取;第二、補充維生素D:建議多攝取深海魚類,如:鮭魚、秋刀魚或蛋黃、乳酪;也鼓勵每天利用早晨或黃昏到外面曬太陽10~15分鐘,以利身體合成之。
透過銀髮健身俱樂部計畫推動下,銀髮族得以享受健康活躍的生活,充滿幸福感和自主性。從運動開始、關注肌少症和營養飲食,透過在活動上公開表演,增加長輩的自信及卓越感,同時展現出平時課程成果,在掌聲及鼓勵下,別具意義地迎接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