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乍暖還寒的早春,低溫與劇烈溫差會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發作機會。據統計,「腦血管疾病」自2016年起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四,其中八成是缺血性腦中風。有許多因腦中風病患不識中風症狀,或不知中風為急症,而錯失寶貴黃金治療時機。
在辨識中風症狀上,最簡單是觀察是否臉歪嘴斜、口齒不清、肢體無力。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合作推出「微笑、舉手、說你好」衛教素材,若無法完成任一動作,即應儘速就醫,也切勿因症狀輕微而忽視其嚴重性。
關於缺血性腦中風之急性治療,分為血栓溶解劑以及顱內動脈取栓術。耳熟能詳的「黃金三小時」即為從症狀發作至打到血栓溶解劑在三小時內,其病患在使用血栓溶解劑比不使用有1.7倍的機會能減輕中風的症狀。目前特定條件下,施打實現可放寬至4.5小時。若經評估有大血管阻塞之病患,也可執行顱內動脈取栓術。惟時間為最重要考量因素,一經發現症狀立刻送醫才有較多機會挽救未受損之腦組織。
因腦中風失能後的醫療花費一年破百萬,因此預防絕對勝於治療。
關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可利用「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自行評估「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血壓、膽固醇、糖尿病史、心房顫動、吸菸史、體重、運動習慣、腦中風家族病史。如果有超過3項異常的情形,表示屬於「腦中風高危險族」,應尋找相關科別醫師提供醫療協助。
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及藥物協助外,生活習慣的調整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預防手段。除了戒菸、戒酒,養成並維持中高強度的運動習慣外,少鹽少油的清淡均衡飲食亦是三高控制能否理想的必要因素。若需飲食方面的詳細建議,可諮詢醫院的衛教相關部門。遇藥物副作用,應立即回診和醫師討論後續處置事宜,尤其抗血小板製劑或抗凝血劑,切忌自行停藥以免增加中風風險。
神經內科 賴彥呈醫師預約掛號: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