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科主任 康意敏
過年的氣氛又悄悄來到,豐盛佳餚,美食當前,但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要怎麼安排年節假期呢?呼籲三高病人及長者在過年期間應注意慢性病的控制,才能輕輕鬆鬆過好年。
特別提醒大家記得六個要訣:「聰明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體檢癌症篩檢」、「預防注射」、「戴好口罩勤洗手」。
「聰明飲食」少負擔:
難得的連續假期,難免會放縱一下自己的五臟廟,但首要之務,就是均衡原則,重質不重量,選用適當的六大類食物,不可過量,同時配合疾病注意飲食上的注意事項。過年期間的飲食,要注意不要攝取過多的高油脂、高鹽、高糖的食物,像是臘肉類食品、佐醬、火鍋湯品等,由於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糖、鹽及油,對於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病人,都是應減少攝取的食品。建議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類,調味也可使用檸檬等水果類變化替代,力行飲食虎(五)大祕訣:「少鹽、少油、少糖、限量、高纖」。
「適當運動」活力多:
在品嘗了眾多珍饈美味後,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可以促進消化,讓血液有良好的循環,保持體態,以免連假過後成為大腹翁小腹婆。建議應保持每天運動,最好能做到每次運動達30分鐘以上、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的運動強度。至少每次5~10分鐘,每週累計150分鐘。
可以間歇性運動「動、停、動、停」的循環為主要運動策略,肌群交換加上動靜態交換,包含了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柔軟度訓練及核心肌群穩定。
讓身體習慣規律的運動,對於慢性病人具有許多良好的效益,像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改善血脂肪數值及血壓,並增加多餘熱量的消耗,可以維持良好的基礎代謝率,因此在放假期間也別怠忽職守,以免讓健康也跟著放假了!
「按時服藥」保健康:
慢性疾病除了要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之外,還需要藥物來配合控制病情,而藥物的劑量與服用情形就需要專業醫師、藥師的評估,建議在過年之前,先安排回診與醫師討論病情,如此一來,在過年期間,不論居家或出遊,只要備足藥物,並遵從醫囑規律的服藥,切莫跟著過年放假也自行停藥或未按時服藥,年假期間若身體不適,記得利用醫療院所的特別門診或急診,讓自己與家人在一年一度的年節能夠無憂無慮的度過。
「定期體檢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除了慢性病需要定期回診之外,民眾可多多利用國民健康署的免費體檢及四大癌症篩檢。
「預防注射」沒煩惱: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流行性感冒是台灣冬季重要的傳染疾病,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病程也比較長。而長者(≥65歲)得到流感後,死亡率是一般中年族群(40-64歲)約40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有80%流感死亡者為長者,但是長者症狀常不典型,常無法正確表達,造成醫療判斷非常不易!因此施打流感疫苗是減少重症的最佳方法。
還有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尤其是65歲以上老人是高罹病率族群,建議應先自費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再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PPV23)。
另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後,可降低罹患的機率及減少重症,民眾仍需注重保健與並配合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人人做好防疫「戴好口罩勤洗手」:
戴口罩的好處真不少。冬天戴口罩,除了保暖,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原本會過敏的人發現自己鼻子過敏改善了、原本會氣喘的人發現氣喘發作減少了、原本天氣一變化就感冒的人也不容易感冒了,還可防別人的口沫橫飛,飛沫傳染。根據疾管署的調查顯示,自從全民戴口罩之後,類流感和流感、呼吸道感染、腸病毒的就診率都減少了。原來口罩戴好戴滿的好處這麼多。
除了戴好口罩,正確洗手也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簡單的方法!手部清潔的目的在於清除手部的污垢,預防因為人與人之間或是人接觸物品而造成的交互感染,可減少病原菌的傳播。洗手的優點在於降低學校、托兒所及社區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
務必正確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別忘了勤洗手,健康到永遠。
再次提醒大家記得六個要訣:「聰明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體檢癌症篩檢」、「預防注射」、「戴好口罩勤洗手」。輕鬆放年假,規律作息,充足睡眠,維持自身抵抗力,避免前往人潮聚集場所,保持社交距離,日常防疫不可少,才能歡樂過年健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