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享:
※陳小姐在十幾年前因腮腺惡性腫瘤,頭頸部使用過放射線治療,近幾個月右頰及右耳有疼痛情形,且會流出分泌物,服用藥物皆無改善,骨骼掃描發現陳小姐右下顎有放射性骨壞死,醫師建議使用高壓氧治療,經過10次療程治療後,陳小姐右耳已無流出分泌物,且右頰及右耳疼痛情形也大幅改善。
※吳先生在十年前因左下牙齦鱗狀細胞癌,頭頸部使用過放射線治療及皮瓣手術,近日左下顎出現傷口難癒合,骨骼掃描左下顎有放射性骨壞死,服用抗生素傷口也無改善,醫師建議使用高壓氧治療,經過20次療程治療後,傷口已完全癒合。
二、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排行第五名,癌症治療困難且死亡率高,治療方式有手術、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一小部分接受放射治療的頭頸癌患者會發展為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 (osteoradionecrosis ,ORN),使組織出現3H現象:細胞減少 (hypocellularity)、缺氧 (hypoxia)、血流供應減少 (hypovascularity),當骨組織和軟組織血流不足和缺氧,口腔會出現骨骼暴露區域,牙齒和支撐結構的喪失,導致下頜骨可能會發生無菌性、缺血性壞死,從而導致感染、牙齒脫落,甚至導致下頜骨病理性骨折,研究顯示高壓氧可治療放射性骨壞死。
三、高壓氧治療
•可提升傷口組織氧分壓20-30mmHg,促進膠原母細胞的複製,製造骨骼、軟組織膠原蛋白,從而增加肉芽組織的生成,修補受損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使組織中的血管生成增加血流量,可有效使皮膚表皮有潰瘍的患者重建血液循環,促使傷口癒合。
•使周邊血管收縮,減少組織灌注量,降低腔室壓力,改善組織水腫。
•加強抗生素的效用,及增加白血球吞噬能力,對骨骼有殺菌或抑菌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在手術重建後癒合的機會,降低手術對組織的創傷反應。
•研究顯示,高濃度氧氣下可以刺激局部的血管生成因子釋放,刺激血管新生,當新的血管形成後,慢性發炎的局部組織就可以得到養分與氧氣,也提高局部傷口復原與抵抗再發炎的能力,故手術及拔牙前執行預防性高壓氧治療可將放射性骨壞死的發生率從30% 降低到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