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偏鄉長者在醫療資源及數位技能上的不足,正成為長照服務的最大挑戰。針對此,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在雲林海線地區以醫療服務為基礎,推動社區與企業多方合作,運用數位科技導入智慧醫療及教育計畫,為長者提供跨越地理與數位隔閡的整合性解決方案,打造高齡友善社區。
雙軌佈局:健康照護與數位教育齊頭並進
雲林海線涵蓋北港、水林、口湖、元長、四湖及土庫等鄉鎮,長者數量多且分布廣泛,就醫交通不便,對於智慧醫療技術的應用也相對陌生。針對這些困境,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以兩大核心方向為社區健康服務推展重點:「健康照護數位化」與「長者數位教育推廣」。
「數位教育讓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為幫助65歲以上的長者掌握科技,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社區健康長照中心特別設計一系列數位技能課程,透過簡單易學的方式,讓長者在生活中活用數位工具,課程內容有下:電腦基本課程、智慧手機應用、網路安全與數位社交。
「智慧醫療讓就醫障礙迎刃而解」:為解決偏鄉交通不便導致的就醫困難,科技醫療服務為偏鄉長者提供更便捷的健康支持,遠距醫療關懷服務、AI健康監測、肌少症預防計畫。
該院以「健康評估與管理」、「在地化社區照顧模式」和「ABC長照體系整合」為核心目標,透過資源整合、預防保健及人才培育,全面提升長者健康福祉,打造偏鄉居民專屬的高齡友善照護模式。
五大創新模式,深耕偏鄉社區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在高齡健康促進方面提出五大創新方案,透過科技應用與人性化服務,促進長者健康,創建高齡友善的偏鄉社區環境:
- 全人健康服務:結合智慧健康管理與友善醫療,實現醫院與社區的無縫接軌。
- 數位素養增能:透過數位技能工作坊與跨代學習計劃,縮小數位落差,促進世代互動。
- 高齡友善推廣:針對公私部門、校園與社區,進行高齡友善識能宣導,強化社區支持力。
- 智慧運動與康復:運用AI技術推動肌少症防治與功能性運動,增強長者體能與健康。
- 永續在地人才培育:結合醫院社會責任,培養專業在地人才,創建長期穩定的服務體系。
醫療結合社區,締造幸福未來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社區健康長照中心秉持「安心、貼心、細心、耐心、放心」的五心服務精神,建立從健康促進到失智照護的連續性服務鏈,並善用社政與醫療資源的整合,實現高效的醫療守護網。未來,該院將持續強化醫院社會責任,推動永續發展,為雲林海線地區打造更健康、更友善的社區環境。
本次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不僅是對該院照護品質的肯定,更彰顯其在偏鄉長期照護的深耕努力。未來,該院將持續提升服務品質,為雲林地區居民提供更完善的健康促進與友善照護,攜手社區共同迎向幸福老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