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8這一年全球新增1千萬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至今全球失智症人口推估有5千萬人。在台灣107年65歲以上患失智症有343萬餘人,每12人就有一名,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有一名失智症。很明顯,年紀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不可忽略地慢性腎臟病有失智症的比率在30%以上。失智症足以造成個人、家庭與國家財政等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曾裕雄醫師今天舉辦2018年慢性腎臟病友會邀請20餘位病友,尤以70歲黃先生13年前糖尿病引發腎臟病,經遵照醫囑及衛教控制得宜。會中並請神經內科主任許致善醫師、中醫部主治陳香霓醫師說明失智症的預防與介紹穴位按摩及保健,以團隊喚起年輕患者正確觀念。
腎臟科主任曾裕雄醫師表示:慢性腎臟越嚴重發生失智症發生率越高跟腎臟病嚴重程度正相關,所以即將透析前,也就是腎臟病第五期病患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最高。但透析後風險是會降低的,因此是否是因透析後改善了腎臟病狀況所致,或許可能。慢性腎臟病人的失智症的病理機轉及臨床表現跟佔失智症60%-70%病因的阿茲海默症不同。
神經內科主任許致善醫師說:腎臟疾病與失智症的好發原因,除了無法改變的年齡因素外,心血管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健康飲食、運動習慣之外,身體其他器官的健全程度,也是影響失智的關鍵,腎臟是代謝人體廢物的重要器官。
中醫部陳香霓醫師建議:針對失智症經臨床研究證實,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間的位置,四神聰穴: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的4個穴道,食指彎曲以指節按壓穴位,每個穴位約20秒,能有效改善退化和認知功能及睡眠障礙等問題。
院長吳錫金醫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的改變,肥胖和腎臟病高度相關,要避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及服用偏方、腎毒性藥物,注意清淡飲食與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