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造成嗅覺喪失 科技中醫救回嗅覺
25歲林先生,111年12月服兵役時期,發現在流感後有嗅覺嚴重喪失之情況,經三個月遍循西醫治療方法不見起色,隔年2月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就診中醫部張益銓醫師。病人表示當前嗅覺的功能表現與正常情況相比,僅剩不到一成,偶爾能聞到拜拜的香味、橘子味、與黑胡椒,但是氣味也和本來印象中的味道有所不同;平時有輕度胃食道逆流等狀況,在服用治療嗅覺問題的西醫類固醇藥物後明顯加重腸胃問題,因此也逐漸開始排斥服用西藥。
張益銓醫師結合傳統中醫針灸與近年較為盛行的雷射針灸,著手為病人擬定治療計畫。由於病人住在台中,每周需往返北港兩次進行治療,因此張醫師建議在傳統的針灸與中藥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手持式雷射針灸筆與多頭式奧林匹克雷射等兩種不同的雷射針灸介入模式,多管齊下以盼能盡早改善嗅覺問題。
林先生在治療一個月後,慢慢開始能聞到較多帶有香味的物品,包含水果、乳製品、洗手乳等味道,此時自我評估約恢復3成;而在治療期間,醫師搭配艾灸輔助治療,病人也能稍微聞到艾草的獨特香氣;在治療的第三個月,經過前後24次治療後,病人表示大部分的味道都可以聞到,且相當滿意整體中醫的療程規劃和效果,而長期困擾的胃食道逆流狀況,經中藥輔助與復健運動後也明顯改善,後續將繼續進行嗅覺的訓練與氣味的探索,以鞏固療效與持續恢復。
張益銓醫師表示:嗅覺喪失或嚴重減退的成因多樣,臨床上較常發生的原因為外傷撞擊到頭部,以及因感染性疾患,如流感、新冠肺炎等的後遺症,此個案屬於後者,透過傳統的針灸,刺激面部相關穴位,並依患者不同治療時期開立對應服用藥物為基礎,再配合雷射針灸、多頭式奧林匹克雷射,分別於耳部及眉心刺激對應嗅神經相關區域,已有效改善數例受到此類問題困擾之患者。此類病患的病情輕重程度落差大、治療反應也有很大差異性,快的患者經過一次的治療後,就能有感覺到進步,但也有經年累月仍不見起色的患者,可能與患者當時造成此類疾患的原因與輕重程度有關。張醫師亦表示,近年較讓大家聞之色變的新冠肺炎所造成的嗅覺減退或喪失,大部分都在三個月內透過針灸及服用中藥調理下恢復,無須恐慌;現今,針對諸如嗅覺喪失等較難介入的頑固疾患,當代中醫可藉雷射針灸搭配一般針灸較難直接刺激的位置區域或深度,千年傳統結合當代科技,加倍提高治療成效!